当前位置:腹腔粘连 > 发病原因

74岁老兵对20岁新兵的承诺

年3月6日,医院骨科手术室里,心电监护仪急促地数着心跳,一台多学科联合实施的骨肿瘤切除术正在紧张地进行。主刀的是全军骨肿瘤研究所所长、74岁的一级教授范清宇。躺在手术台上的是北海舰队20岁的新战士王凯。尽管术前做了周密的预案,但当王凯的盆腔被打开的一刹那,医护人员还是非常震惊:碗大的肿瘤占满了整个盆腔,表面静脉增生,血管极为丰富,稍有不慎就会大出血。多处器官粘连,术中极易损伤临近脏器,甚至伤及神经根造成截瘫,难度超乎想象。手术室里鸦雀无声,所有人的心都揪了起来。年过七旬的范老教授,为什么要冒这么大的风险,亲自为一个90后的年轻人做手术呢?事情得从年5月说起。王凯在训练时感到腰疼,检查发现,在骶骨骨髓中长了一个肿瘤。第一次手术大出血,名战友紧急献血,保住了性命。谁知术后半年,肿瘤再次复发,逐渐占满盆腔!

后来,辗转4家医院,北京、上海等地多位教授看了片子都纷纷摇头,认为回天乏术。

死神正在一步步逼近,20岁的绚烂生命就要这样戛然而止吗?

此时,有人突然想到了第四军医大学医院骨科的范清宇教授,这位老专家从医50年,在国内率先开展微波灭活治疗骨肿瘤,在国际骨科界享有很高的声誉。

年1月3日,生命垂危的王凯从济南转送到西安。入院第二天,是王凯20岁生日。他心事重重,一言不发,脸上浮现出一种生离死别的忧伤。当医护人员祝福王凯生日快乐时,他黯淡的眼神里透射出强烈的求生渴望:“姐,我不想死啊!我才20岁,刚刚进部队,也还没好好孝顺父母……”一番话说得大家心里酸酸的。

为了救王凯,年过七旬的范清宇教授决定亲自主刀。在病情讨论会上,他坚定地说:“每个战士的生命都是宝贵的,只要有万分之一的希望,就不能放弃!”1月4日病情评估、5日调整治疗方案、7日第二次会诊……范教授的日程表上密密麻麻记录着王凯的诊疗进程。当病榻上忐忑不安的王凯听说这一切后,感动地抹起了眼泪……

由于病情复杂,术前检查、专家会诊、确定方案等等,反复进行,2个月的时间一晃而过。

3月6日,正在病床上等候术前检查的王凯,看到范教授笑眯眯地走了进来。“小王,今天的手术我来做。”王凯愣住了,情不自禁地拽着范教授的手,“您这样的大教授,亲自为普通一兵做手术,我觉得像做梦一样。教授,您看我这病还能治好吗?”范教授拍拍王凯的肩:“孩子,不要怕,相信我这个老兵!”手术麻醉后,王凯带着微笑睡了过去。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反击战就此打响。由于有过3次手术史,王凯的背部已经伤痕交错。为了避免更大的伤害,范教授设计了四种切口方案。手术先从腹部进入腹腔结扎大血管,又从背后入刀,一个巨大肿瘤终于现形。血不断涌出,范教授谨慎操作,动作极轻,像拆除炸弹一样,一边剥离肿瘤,一边封闭血管。

监护仪突然报警,“血压低!”医护人员迅速输血增压,早已准备好的两万毫升鲜血慢慢流入王凯体内。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由于长时间站立,范教授的腰椎间盘突出症又犯了,疼得他直冒冷汗,豆大的汗珠不时从他额头流下。助手心疼地给他擦了擦汗,劝他休息一会儿,范教授却说:“不行,一秒钟也耽搁不起。”支撑他的是对一名普通战士的爱和承诺。

手术从早上7点持续到下午5点,历时10个小时。当1.2公斤的巨大肿瘤被成功摘除,所有人累得瘫坐在地上。

王凯,活下来了。这场生命反击战胜利了!手术后,为了让王凯早日康复,科室为他精心定制了营养美味的病号饭。护士们轮流给他换药、翻身、擦身、洗头,把他当成了自己的亲弟弟。在浓浓的爱心呵护下,王凯一天天走向新生。

5月6日,王凯康复出院。医院领导、范教授和骨科的医护人员都来为他送行。看着眼前这些熟悉又亲切的面孔,王凯眼里闪烁着泪花,抑制不住激动之情大声说:“谢谢你们给了我第二次生命,今天我出院,更是出生!请接受一名海军战士的军礼!”

供稿:医院王瑞

编辑:杨颜祝孟

原创作品未经许可不得转载,如需授权请联系:fmmu_edu

.







































北京治疗白癜风病哪家好
北京中医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kn.com/fbyy/4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