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马迎春:对于不孕症患者,在行子宫肌瘤切除时,尤其要注意许多细节,否则子宫肌瘤的切除会带给患者更大的损伤,那么怎样去尽量避免呢,有哪些手术技巧呢,下面有请宫腔镜专家,医学博士,首都医科医院妇产科主任冯力民教授,冯教授带给我们的是《经宫颈子宫肌瘤电切术》。
冯力民教授:各位同仁,大家晚上好。
非常感谢关小明教授建立的中美微网平台,让我们世界的华人医生能够在这个平台上互相交流心得和体会,这是我第二次来参加中美微网的活动,前面各位大家都说的非常非常好,给了我很大的压力。那既然大家都这样认为,粘膜下肌瘤都需要手术的,那我今天就来讲讲粘膜下肌瘤应该怎么办?
粘膜下肌瘤分为O型:在宫腔内,如吊灯一样的肌瘤;突入宫腔>50%的I型和突入宫腔<50%的II型粘膜下肌瘤。
这张幻灯是在我的导师夏恩兰教授主编的宫腔镜学,显示了0型的粘膜下肌瘤,恰恰从宫内节育环中长出来,可想而知,要切除这个粘膜下肌瘤,电切环会碰到节育环,手术难度非常大。
对于什么样的肌瘤需要手术,刚才各位专家们都说到了,影响宫腔形态,尤其是粘膜下肌瘤和突向宫腔的肌瘤是应该手术的,各种辅助检查中,MRI是最清楚的,在中国大陆,由于经济条件所限,我们最提倡的是术中宫腔镜超声联合检查。夏恩兰教授和美国林保良教授提倡的最经济最便捷的方法;通过宫腔镜和超声联合,我们可以看到肌瘤和宫腔的真正关系,如果完全在宫腔的粘膜下肌瘤,毋庸置疑,肯定是宫腔镜手术指征;如果是壁间内突的,>50%肯定是宫腔镜指征,如果<50%,那要看手术技巧;如果是特别外凸的浆膜下肌瘤,是腹腔镜肌瘤剔除术的指征,但是各位专家认为小的浆膜下肌瘤不影响妊娠结局。
我们看看这张幻灯片,这是近年来,全世界通行的PALMCOIN分类,把子宫肌瘤按照手掌、硬币的方式进行分类(取得首字母),影响功能和非功能问题,按这种分类对子宫肌瘤的手术选择起着明确指引的作用。
因为时间关系,究竟肌瘤应该怎么分类,让大家看这三张幻灯片就非常非常清楚了,根据肌瘤和宫腔关系进行明确分类。我们看看下面几张幻灯,根据这样的分类,我们对肌瘤做了一些什么明确的诊断。
根据PALMCOIN分类,我们看到,不同部位的肌瘤都有一些明确诊断标准和也有明确的编号,通过不同部位、不同定义和不同诊断的肌瘤,对于我们手术选择也起着明确的指引;对于我们宫腔镜医生来说,只有突入宫腔的,我们才可以选择宫腔镜,只有这些肌瘤才会影响妊娠结局。
究竟子宫肌瘤的自然转归是什么?事实上,这样的文献非常非常少,只有一篇这样的文章说过,随访例肌瘤超过8周的女性,大约1/4以上的女性在随访一年内做了子宫切除,也就是说,如果我们不管他,最终的结果,一部分情况下还是要做子宫切除。
治疗肌瘤原则:年龄、症状、肌瘤大小、生育要求和社会心理因素等,这些共同因素共同决定是否需要手术。
教科书上,对于宫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适应症:有蒂和无蒂的粘膜下肌瘤、内突壁间肌瘤和壁间肌瘤直径≤6cm。
宫腔镜下肌瘤剔除的优点:不开腹,术后恢复时间短,可做当日手术(门诊手术),子宫上没有切口,减少日后剖宫产率,手术效果完全等同于开腹手术。对于宫腔镜下粘膜下肌瘤切除和宫腔镜子宫纵隔切除,被誉为近代妇科手术史上最完美的术式之一,因为不可以用传统的开腹手术来替代。
那我这一讲,主要讲手术技巧,是夏老师推崇的夏氏刀法是这种五步切除法,主要包括切割、钳夹、捻转、牵拉和娩出,大大缩短了宫腔镜下电切时间。我们知道,宫腔镜下电切时间长,血窦开放的情况下,TURP发生率增高,这种方式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创面灌注液的吸收,很好地剔除肌瘤,很好地保护周围的子宫内膜。
除了夏氏刀法以外,很多的其他方法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非常相似,比如说TOTO技术,在子宫肌瘤粘膜层做一个椭圆形地切口,随着子宫收缩,让子宫肌瘤完全突向宫腔,可以大大减少手术难度,把肌瘤完整去除,但有个缺点椭圆形切口上的粘膜层会缺失。
还有一个方法,叫OPPluM法,适用于I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我们知道,II型子宫粘膜下肌瘤手术难度非常大,这个意大利医生用针状电极将粘膜层切开,随着子宫的收缩,1-2个月内子宫肌瘤突向宫腔,挤进宫腔,将II型肌瘤变成I型,甚至是0型的肌瘤,第一次手术后1-2月进行2次手术,大大降低了手术难度。还有一种方法叫CoolLoop,就是像冷刀的方式把肌瘤的包膜切开,用不通电的电切环分离肌壁周围,再通过水压进行一个很好的分离,将肌瘤游离化,再切除或者是钳夹切除,和夏氏刀法有异曲同工之效,大大缩短了手术时间,减少灌注液吸收,避免创面更多血管床的暴露,也就减少了TURP综合征的发生。
我认为所有的方式、方法中,我们对于粘膜下肌瘤剔除时,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在囊壁内取出,一定不要破坏肌瘤与肌壁间的界限,保持囊壁完整,保证肌壁的完整性,这是手术的精髓。下面我上传一段录像
(下载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