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帆:主治医师
行医理念:医者仁心,医者技精,医者任重,医者日勤.
医学人文素养漫谈
提到医学人文素养,其实作为医生,我觉得很抽象,首先谈谈患者怎样看待我们,医生在患者的心目中到底是什么样?我不禁想起小时候接触的一些医生,我出生于80年代初,最初有印象的是一位牙科医生,姓包,我称他为包叔叔,是父亲的朋友,谈到印象:包叔叔瘦高个,背微驼,细长腿,大褂一穿,走路似乎是飘过来的,金鱼眼,大多数时间带着口罩,但口罩一摘,露齿一笑,就看见两颗大暴牙,在牙疼的日子里,他几乎天天出现在我的噩梦里,有一年,我的乳牙掉光,换了恒牙,偏偏两颗小虎牙,因为口腔较小,横在牙龈上方,成了大暴牙,爸爸带我去做矫形,那时,一个矫形的牙套大概20多元,包叔叔让我张大嘴,捧着我的脸前后左右仔细的看了看说,先不用矫形,把后面两颗大牙拔掉即可,这样给虎牙留出了位置,即不影响美观,又不影响咀嚼功能,如果今后没有长好再做矫形,就这样忍痛舍弃了两颗大牙,一分钱没掏就回来了。尽管我对包叔叔的印象十分糟糕,但父亲常说他是个好人,因为在他那看牙,总能解决实际问题,再加上全额医保,我们几乎不花1分钱,总觉得包叔叔是在义务为我们服务,所以每每心存感激之心,父亲也常叫他到家里坐坐,喝二两小酒。医患关系就变成了推心置腹的朋友关系。
医院有北京下放的大专家,有一次单位组织体检,一位老专家亲自给他查体,爸爸说他有时候有点胸闷,这位老人伏下身去,十分仔细的望触叩听,一套完整的胸部及腹部的体格检查竟花了10多分钟,还拿笔划出了心脏的界限。最终放心的告诉我父亲,说他应该没事。父亲点头,信任与敬佩油然而生,这点事也成了茶余饭后的谈资。
我奶奶一直患高血压、心脏病,身体弱,每每不适,就派我们去请隔两栋房后的范大夫,此大夫总会及时赶来,中药、西药、拔罐、刮痧,或几句软言细语的安慰,或一段轻松幽默的调侃。人一走,奶奶的病似乎好了很多,再按照他的方法调理数日,便也逐渐精神起来。
后来,父亲常说,我姑娘性格内向,当医生最好,只有别人来求,不用求别人。一句话指点了我今后的学医之路
所以我也在想,在那个年代,人们心目中的医生定是有本事的,善良的,认真地,充满人情味的,受人尊重的,让人羡慕的。
后来到了90年代初,改革医院,医院也被推向了市场,中医也纷纷成立了私人诊所,人们看病似乎是更容易了,我那时已上高中,有一次胃疼的十分厉害,到了满地打滚得地步,医院,立即开了心电图、抽血、等化验检查,看来这已经取代了体格检查,我被母亲掺扶着检查完毕后,医生才出现,拿着心电图结果问:你有没有心脏病?我和母亲一脸茫然答:“好像没有。”“输液吧”,2个小时过去了,液体也输完了,我仍然疼得站不起来,母亲发彪了。把我领回家,给我灌了两个热水袋,敷在胃部和腰部。半个小时候后,不疼了,现在想想大概是胃痉挛吧。
后来,我上了大学,一次晚上感冒高热不退,校医室下班了,医院看病,开完药去划价,我还傻傻的问是不是小数点写错了,不可能是多块吧?后来被斥没错,只是一摸兜,钱不够。就迷迷糊糊的走了出来,去药店买了7毛钱的安乃静,吃后,热退,浑身酸痛缓解。
我又迷惘了,难到医生和患者关系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人与人之间的温情、信任、甚至是深深的敬意去哪了?哪想到,医院医生的负面消息就通过媒体铺天盖地的袭来。金钱的作用在人们的心中深根发芽,医生的技能变成了一项可以交易的商品,人们相信只有他们花钱,就没有治不好的病,拒绝接受疾病的复杂性,难以治愈性和治疗引起的并发症这一残酷但客观的事实。再加上商品化这样诱因,所以信任弱化了。
千禧年后的第7个年头,我成了一名妇产科大夫,忙忙碌碌的生活,加快了我的步伐,提高了我的语速,让我的大脑充斥着各种的疾病,连做梦也惊呼:“出血了,快夹住”。
我记得老于主任年过70,仍然在上门诊,一次她穿戴手术衣,走入手术室,握着躺在手术床上的一位尚未麻醉患者的手不停的安慰说:“你别紧张,没关系,手术做完就好了”龙主任是主刀,我是助手,手术开始了,老于主任仔细观看手术并不时地询问,最后还反复叮嘱术毕盆腔多放些低分子右旋糖酐防止粘连,护士把药拿过来后,于主任手摸了摸,等一等,有点凉,又加热了后才倒入患者的腹腔。术后我问“于主任,这是你的亲戚吗?”答:“这是我门诊上的一个病人”。有时我也会逗逗这位老主任:“当医生又累,风险又高,于主任你当初为什么要当医生?”“光荣呗”于主任一脸自豪的回答。
妇产科转科的最后一年,接治了一位83岁高龄的老奶奶,手术中打开腹腔:卵巢癌晚期转移,做了卵巢肿瘤减灭术,术后仍腹部插管引流,与主任商量,怕患者身体不能耐受,不做化疗,但老奶奶的引流管不停的流淡黄色的腹腔液,一天要换好几次药,一天查房,查隔壁床位的患者,忽闻急促的喘鸣音,回头一看,老奶奶脸色青紫,呼吸困难,可能是痰栓,我急忙空掌自下而上使劲拍背,鼓励咳嗽,并吩咐家属找护士推来吸痰器。持续了大概1分多钟,老奶奶卡除了一大口浓痰,喘鸣音消失,脸色转为红润,自此后老奶奶对我十分好,我也更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