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情介绍:
患者男性,60岁。年5医院诊断为贲门癌,行左胸腹联合切口贲门癌根治术(近端胃切除、食管残胃吻合术)。术后病理提示:胃溃疡型腺癌Ⅱ-Ⅲ级,灶区低分化腺癌,灶区粘液腺癌,侵及胃壁全层达浆膜外纤维脂肪组织,并累及食管,脉管侵犯(+),神经侵犯(+),切缘(-),LN(-)。术后患者持续存在反流性食管炎症状。术后行3次化疗(具体方案不详)。年10月复查发现食管部位(吻合口)复发,患者至医院行30次放疗(具体剂量不详)。年6月胃镜检查提示:贲门癌术后,反流性食管炎,吻合口上方病灶性质待定,胃储留。病理示(吻合口)腺癌。PET-CT检查未发现远处转移,上腹部CT显示:贲门癌术后改变,吻合口增厚。患者辗转到我门诊就医,患者及家属给我的第一印象是:病情复杂。第二印象是:治疗意愿强烈,沟通顺畅。
病情特点:
贲门癌术后,吻合口复发,经历过辅助化疗及治疗性放疗,近期影像检查提示病灶局限,没有发现远处转移性病灶。
是否适合手术治疗?
手术目前仍然是局部进展期胃癌最有效的治疗手段,排除远处转移及周围重要脏器侵犯的复发胃癌是有手术治疗指征的,并且患者年仅60岁,一般情况较好,能够耐受手术治疗。
手术的困难在哪儿?
既往行左胸腹联合切口开放性手术,手术创伤极大,仅胸腹壁切口即近30cm长,膈肌切开史必然导致广泛的胸腹腔粘连,手术入路较困难,易导致胸腹腔脏器的损伤。食管放疗病史必然导致残胃、食管下段与膈肌、纵膈的致密纤维化粘连,分离会极其困难。既往胸腹联合切口手术的食管空肠吻合口位置较高,再次手术获得食管阴性切缘及消化道重建是极具挑战的操作。患者及家属是否能够充分理解手术的难度及风险。
我为什么会接受该患者?
患者病灶局限,确诊复发已经1.5年仍没有出现远处转移,患者年纪较轻,一般情况较好,能够耐受二次手术,患者及家属治疗意愿强烈,沟通顺畅。并且非手术治疗的措施基本都经历了,没有更好的选择。
手术预案:
腹腔镜下全胃切除术、自牵引后离断(SPLT)食管空肠R-Y吻合术,腹腔镜探查,明确是否有腹膜转移,争取在腹腔镜下完成左上腹部的粘连松解,完成腹腔残胃的游离,完成食管裂孔的解剖,争取经扩大的食管裂孔完成胸腔胃、食管胃吻合口及食管下段的游离廓清。腹腔下经食管裂孔食管空肠吻合术。
若腹腔镜下无法完成上述操作,则行腹腔镜下左侧膈肌切开,左胸腔内行食管空肠吻合术。
手术过程:
腹腔镜探查没有发现腹膜转移,横结肠粘连于左上腹壁切口下,经右上腹部Trocar松解左上腹部粘连后方可置入左上腹部Trocar,细致松解残胃与膈肌、肝脏等周围脏器的致密粘连,经食管裂孔逐渐进入后纵膈,在保护左右纵膈胸膜完整性的情况下完成胸腔胃、食管胃吻合口及食管下段的游离,并行周围淋巴结廓清。结扎牵引吻合口上方食管,结扎线头侧2cm切开食管右侧壁备做吻合共同开口。充分离断空肠系膜后,确保吻合无张力的前提下,行食管空肠SPLT腔内吻合。手术顺利,手术历时分钟,出血约50ml,术中未输血。
术后恢复:
术后1天曾出现腹腔出血,经积极非手术治疗术后2天出血即停止,目前术后6天,已进食半流质饮食,体温平,近期即可出院。
术后病理:(余胃)腺癌,Ⅱ级,部分粘液腺癌,侵犯至浅肌层,切缘(-),LN(-)。
手术心得:
该例患者是团队近期极具挑战的一例,也是一例非常规手术,我们团队在腹腔镜胃肠道肿瘤手术治疗方面已经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于常规手术的风险控制还是非常理想的,但这是一例术前可退术中及术后没有退路的手术,也是对个人及团队能力及心理的挑战,对于患者来说闯过这一关应该是获益的,对于手术团队来说通过该例手术经历,能力的提高是毋容置疑的。祝患者能够获得较好的预后。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