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危HPV病毒感染者中有20%会持续感染,其中有3.2%最终会转变为宫颈癌。专家团队称中国女性性伴侣增多、性行为时间早,令宫颈癌发病时间大幅度提前到45岁。
宫颈癌很“恶”,晚期死亡率接近%。不少女性以为子宫B超、宫颈刮片能筛查宫颈癌,其实有漏诊之虞。调查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5万名女性新患上宫颈癌。国内知名专家团队称,宫颈癌很好预防,只要选对体检,可以将90%以上的宫颈癌扼杀在“癌前病变”阶段,建议只要经济允许,从25岁到70岁都应常规检查TCT(液基细胞学检测)和HPV(人乳头状瘤病毒)筛查宫颈癌。
注B超和刮片:容易漏诊致命病变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发展到晚期可迅速置人于死地。然而,很多女性在预防宫颈癌时选错了体检方式。B超是妇科检查的常见项目,很多人“蒙查查”地认为做它能筛查宫颈癌。妇产科李红娟主任介绍说:超声可以了解内膜厚度,宫腔内有无息肉、肌瘤,卵巢、输卵管等有无异常,但是无法看到宫颈的细胞变化,查不出癌前病变。
过去人们采用宫颈刮片筛查宫颈癌,方式是从子宫颈部取少量的细胞样品放在玻璃片上,在显微镜下看是否有异常。李红娟指出宫颈刮片尽管便宜,但收集到的有价值的细胞少,诊断阳性率低,很难发现癌前病变,目前多用于经济落后地区。
TCT和HPV:不差钱就尽量做宫颈癌是病因明确的癌症,研究发现反复持续感染高危型HPV是宫颈癌的元凶,90%以上的宫颈癌患者存在高危HPV型感染病史,大多是通过性生活途径感染的。
医院门诊工作过的龙玉君主任表示,很多人感染了HPV,但一辈子都没患上宫颈癌,这是因为HPV有高危型也有普通型,加上人体对病毒具有一定的免疫清除能力,免疫力强的人一年左右就多数能将HPV清除。即使高危型HPV阳性者也不必太紧张——有数据显示,这些人中有20%会持续感染,其中又仅有3.2%最终转变为宫颈癌。
宫颈的癌前病变和早期都没有临床症状,出现症状时多数已到晚期。所幸,现行的体检方式已经能够查出癌前病变。专家介绍,何时开始检查?目前有不同说法:只要有性生活的女性均有可能得宫颈癌,根据患者的年龄分布规律,建议从25岁一直到70岁都进行宫颈癌筛查,或从有性生活3年后开始筛查。如果经济条件允许,25岁以后做妇科检查可同时做HPV和TCT检查;如果经济条件一般,也应至少每隔三年做一次HPV,检出阳性后再查TCT,若TCT未发现癌前病变,可以等半年再查一次高危型HPV;如果TCT和HPV都正常,可每隔5年检查一次,直到70岁。
治疗:早治%活,晚治%死宫颈癌的进展历程漫长,从癌前病变发展到恶性的浸润性癌有5~10年的时间。专家团队介绍说,在癌前病变阶段,积极治疗基本上可以达到%的治愈率——轻度的宫颈癌癌前病变可以继续观察;中度的宫颈癌前病变可以做LEEP手术,切除掉有癌变倾向的细胞。
早期的宫颈癌没有转移到骨盆,可选择广泛子宫切除;晚期的宫颈癌发展速度极快,会经淋巴、血管转移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就只能通过放疗、化疗的手段来延长生存期,其死亡率几乎是%。医院妇产科提醒,宫颈癌早期无明显症状,有些患者会出现阴道接触性出血(性生活、妇科检查后出血),或者出现阴道排液增多,呈白色或血色,稀薄如水样或米汤样,有腥臭味。当然,阴道接触性出血也有可能是宫颈息肉等疾病,要及时就医。
警惕:宫颈癌跟丈夫性伴侣数有关女性只要有过性生活,就有可能感染HPV病毒。研究发现,丈夫如果有两个以上的性伴侣,妻子存在HPV感染的危险为正常人的5倍。初次性交的年龄越小,性伴侣越多,性生活频率越高,宫颈癌的发病率就越高。
在世界范围内,患宫颈癌的平均年龄是55岁,但中国患者是45岁,足足提早了10岁。中国女性宫颈癌患者平均年龄比上世纪提早了13年。女性性伴侣增多、性行为时间提早是主要原因。
妇科专家
李慧,副主任医师,业务部副主任,中国抗癌协会会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医疗事故鉴定专家组成员、重庆市沙坪坝区孕产妇死亡评审小组成员。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近30年,曾先后在第三医院、医院进修学习,对妇科肿瘤、内分泌紊乱月经不调、高危妊娠、不孕症等诊断及治疗有较高造诣;尤其擅长妇科腹腔镜下的子宫肌瘤、卵巢囊肿、不孕症、异位妊娠、盆腔粘连松解等微创手术。
龙玉君,妇产科主任,从事妇产科临床工作三十多年,曾多次在医院妇产科进修学习,医院妇产科工作,具有丰富的临床经验,曾参加重庆市全科医师培训班学习,获得全科医师证。擅长妇科罹难病症的诊治,对阴道炎,宫颈炎,盆腔炎有独特的诊治方法。成功开展放射介入治疗女性不孕症,可视无痛人流,无痛取环等。能正确处理分娩三产程,熟练进行剖宫产,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手术。
妇科咨询
24小时急救
长按左侧白癜风可以治疗吗白癜风医院那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