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腹腔粘连 > 用药指南

产后出血之宫腔填塞

      一

最近一则关于山东潍坊妇幼保健院

产妇徐某纱布留在子宫里的新闻

引起了不明真相的看客吐槽

转载此篇,望周知

    

在产科,宫腔填塞最初用在经阴道分娩的患者。如果遇到产后出血,没有别的办法,就往子宫内填塞纱布条,用来压迫止血。不过这种纱条很长,要能把宫腔彻底填满。后来在剖宫产过程中,如果遇到子宫出血不止,填塞也是个方法。一般都是在子宫还没有缝合的时候,将纱布从剖宫产的伤口填塞进去。这种填塞法有个缺点,就是缝合子宫的伤口时,有可能将纱布缝在子宫上。

经阴道填塞子宫腔示意图,不过实际过程中多是用钳子填的,很少用手(图片来源于网络)

纱布填塞后,无论什么情况都应该在24小时内将纱布取出来,以免时间久了后引起宫腔感染。尽管如此,现在纱布填塞的使用也越来越少。为什么呢?因为纱布填塞有两个问题:第一,填塞时应该将子宫腔的每一个角落都填满填紧,否则纱布反而会成为一个宫腔异物,导致更大、更多的出血;第二,即便是第二天取出,也有引起感染的可能。

现在网上的信息太多,为了防止吃瓜群众看不懂,我来试图还原一下潍坊妇幼保健院的这个事情经过:

这位市民是二胎、前置胎盘、前次剖宫产(疤痕子宫)。这种情况还是比较危险的,医院方面做了充足的准备,但还是出现了产后出血。这种急性出血的时候,是不容许医生跟家属谈话、告知的,应该先把出血止住。如果谈几分钟再去止血,人都Over,所以他们使用了纱布填塞。从医院事后的声明看,这次填塞的效果应该是不错的,整个出血量才mL,对于这类病人来说,算比较少的了。一般情况下,等血止住或者手术完毕后,医院都会告诉家属,讲清情况。以目前的医疗环境看,都会把情况跟家属讲清楚,并签字画押。即使傻到讲不清楚,也该出去告知一下,邀点功吧?

前置胎盘就是胎盘挡住了宫颈内口,宝宝出不来,必须手术(图片来源于网络)

第二天取纱布时,发现有一小块纱布无法取,又不能硬拉硬拽,医生就把纱布剪了,留下了那么一小块。无论这一小块纱布是被缝起来了拉不下来,还是因为炎症粘连在一起无法拉下来,当时都是权益之计,否则把前一天的子宫拉得又出血了,就得不偿失了。医院所说,仅有2厘米大小,这样的纱布块在子宫内基本上也没有什么,及时取出来就行了。子宫复旧(恢复)到正常大小后,使用宫腔镜是很容易将这个纱布块取出来的。即使缝合在一起,也是很容易取出来的。

按照行内的公认做法,当然也是卫生部的要求,这种情况无论如何是要告知患者本人或其代理人的,并且要签字确认,告诉什么时候做手术把纱布块取出来。刚实施举证责任倒置的时候,无数的先烈们因为“告知不全”而先救命、后赔钱,我等医疗行业吃了大大的闷亏,潍坊妇幼保健院的同行们如果现在还真的不履行告知,我只能说他们傻到了家。现在告知书上最关键的地方被人涂黑,常理告诉我这应该不是医护人员干的。如果是医生干的,这位医生现在就该下岗走人。是否是其他人陷害栽赃,本人不做评论,看官们发挥一下想象力好了。

据传潍坊事件中,告知书中签字的关键部分被人涂黑(图片来源于网络)

由于这个案子中的纱布是放在子宫内止血用的,所以正确的表述应该是“宫腔”而不是“肚子、腹腔”。如果是不懂医学,客观描述一下也没有什么。如果像“生活帮”的节目主持人那样义愤填膺的谴责“医院将纱布遗落在腹腔内!”只能说是别有用心。

腹、盆腔示意图。异物在子宫外腹腔内,要开腹或腹腔镜取;在子宫内要宫腔镜取出来

宫腔镜示意图(图片来自网络):是损伤很小的微创手术

为了防止纱布填塞的弊端,有人发明了球囊填塞,就是将球囊塞入宫腔后,再使球囊扩张,俗称球囊止血。其原理也是压迫止血,但比较容易将宫腔全部塞住,残留死角的情况较少。另外就是感染的几率较低,但弊端是费用较贵,一次就要好几百块钱。经过了这次革命的洗礼、战斗的洗礼,我估计以后绝大部分产科医生都会放弃纱布填塞,改用球囊止血。

球囊示意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文章摘自新浪微博:白衣咸饭    

医学读物(ID:MedicalLibrary)

一群爱分享的新媒体思考者,分享与医学有关的有用的东西、实用的教程、新鲜的灵感……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kn.com/yyzn/10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