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腹腔粘连 > 用药指南

围产热点共议,第二届胎盘医学大会翌日盛况

12月10日,第二届胎盘医学大学暨第三届珠江围产医学高峰论坛暨孕产妇急危重症救治理论及实践学习班进入第二日。会议邀请到了多位国内外专家就胎盘医学、围产医学的热点问题进行了交流讲解,虽然已是次日,但大家参会学习热情未减分毫。

第一妇产为您带来相关会议报道。

会场精彩

会议由本次大会执行主席陈敦金教授与钟梅主任主持,陈敦金教授和钟梅主任首先介绍了各位与会嘉宾教授。

此次会议是业内一次盛会,医院廖四照院长感谢远道而来的嘉宾同仁,代表医院对各位的到来表示诚挚感谢。廖院长介绍了医院的基本情况,表示此次会议是一次盛大的、世界性的会议,医院作为主办方之一感到很荣幸。最后,廖院长预祝会议圆满成功。

深圳市医管中心林汉城副主医院管理中心对参会的嘉宾同仁表示欢迎。近年来,剖宫产率居高不下、人流比例高、辅助生育技术不断推广、高龄孕妇数量短时间内大幅度上升、出生缺陷问题不断。今天能在此研究胎盘医学、围产医学,具有深远意义,关系到家庭、社会、民族乃至人类发展。希望通过此次会议,能提高行业内交流,改善业内总体水平。希望大家都能重视胎儿医学,为整个人类做出贡献。最后,林汉城副主任祝会议圆满成功。

深圳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孙美华主任欢迎各位专家同仁来到深圳进行行业内交流。深圳近些年来发展迅速,但这些成绩的背后离不开创新、改革与共享。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不断进步,医院、业内同仁做出的贡献。时至冬日,深圳依然温暖,愿大家身体健康,享受在深圳的时光。

钟南主席表示感谢大会组委的付出,希望此次会议可以促进海内外交流,感谢大家热情与会。并用英文向与会的海外嘉宾表示欢迎和感谢。

广东省医师协会王智琼会长首先表示很高兴能出席此次会议,代表广东省医师协会对会议的成功召开表示祝贺,对各位与会嘉宾同仁表示欢迎。健康是衡量国家水平的重要指标,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二胎政策的放开、社会老龄化使胎儿医学的地位愈发重要,王智琼会长希望此次会议能够促进国内外行业内交流,祝愿会议圆满成功。

胎盘研究大会

余艳红教授

南方医科大学

演讲主题:中国胎盘医学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胎盘医学是继母体医学和胎儿医学外的围产医学的新兴学科,主要研究胎盘的生长和发育、胎盘的结构和功能,研究胎盘相关的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疾病。广义的胎盘医学还包括胎盘相关的子代疾病,胎盘组织或细胞在医学领域的应用。胎盘研究对维持母胎孕期健康及胎儿发育有重要意义,它印迹孕妇身体状态及所暴露状态,胎盘的异常与妊娠期许多疾病都有关系。余教授介绍了胎盘医学的发展历程和国内胎盘医学现状并强调了胎盘医学的重要性,近些年胎盘医学不断发展,希望可以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将胎盘医学发展的越来越好,造福更多人。

钟南教授

纽约州卫生署分子遗传诊断实验室/西奈山医医院

演讲主题:全球人类胎盘计划的现状

首次提出人类胎盘计划于年提出,重点研究胎盘结构、发育、功能。钟教授就近年来国内外关于人类胎盘计划的会议、讨论进行了表述,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胎盘计划也在不断进步,其价值与意义不亚于人类基因计划。胎盘计划的目标是发展开拓新的技术、无创生物标志物、与人类疾病相关的长期研究并希望能应用在临床上。中国的人类胎盘计划和发展也在不断发展,并在国际上有着重要影响力,此次胎盘研究大会的召开,多位国际上的胎盘行业专家表示了祝贺与美好祝愿。

来自医院的LouisMUGLIA,MDPhD,美国德州大学医学部的RamkumarMenon,MS,PhD,美国华盛顿大学的IndiraU.Mysorekar博士,米利亚姆·雅各布斯母胎医学会的CalvinJ.Hobel,MD就利用人类遗传学和比较基因组学鉴定分娩时的胎盘表达基因、胎盘膜微裂隙的发现和意义、胎盘微生物菌落在分娩及早产中的作用、孕妇、儿童及胎盘健康进行了讲解。

朱建幸教授

上海交通大医院

演讲主题:FGR/EUGR追赶生长的利与弊

朱教授首先就追赶生长利和弊两方面进行了详细讲解和分析,并表示追赶生长是自发还是通过增加营养量实现和生长速率有关;自发性追赶可以在较长时间完成(<2y);增加营养量的追赶生长和一定时间内较好的神经发育结果有关;早期体重增长较快和成人期的代谢综合征发病危险增高,肥胖包括体脂过多和分布异常、CVD风险增高有关。通过营养量的增加认为造成追赶生长和体重增长过快不应成为早产儿临床营养干预的推荐和基本实践。

封志纯教授

医院医院

演讲主题:母源性新生儿疾病

母源性疾病指各类原发于母亲的集体异常,如既往发生的疾病、不良生活史、特异体质、以及妊娠期或分娩期并发症等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疾病,不包括移传信息传递所致出生缺陷。造成母源性疾病的原因是多样的,其异常种类多、发生率高、影响严重。故孕产妇机体出现问题时,应提前进行预防,对母源性疾病的预防、控制、治疗意义重大。最后,封志纯教授讲解了常见的母源性新生儿疾病并对其的发生影响进行了阐述。

邬玲仟教授

中南大学中国医学遗传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演讲主题:智力障碍综合征的遗传学诊断

智力障碍指在18岁之前起病,智商小于70为特征的一组疾病,表现为智力功能和适应行为的明显受损,其人群发病率为1~3%。邬教授详细讲解了智力障碍综合征的诊断方法与重点,并对其遗传学解释进行了讲解分析。通过对多个不同家系案例的分析,展示临床相关的智力障碍综合征患儿的变异特点、病理机制等。对临床可明确诊断的智力障碍综合征可直接选择目的基因进行检查;临床无法识别的智力障碍综合征选择全基因组拷贝数变异检测和全外显测序技术可以快速有效对智力障碍综合征进行病因检测。

产后出血专场

张建平教授

中医院

演讲主题:宫腔球囊在产后出血处理中的应用

产后出血的四大原因是宫缩乏力、产道损伤、胎盘因素、凝血功能障碍。宫腔填塞术是近年来常用的止血处理方法,主要优点有阴道产避免开腹、避免手术带来的损伤、快捷经济效果好、为转运和等待救援创造机会,主要分为纱布和球囊填塞。张医院统计了球囊填塞相关数据,表明放置后效果好,安全性较强。对于宫缩乏力、前置胎盘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胎盘植入胎盘剥离面持续渗血、宫颈技能不全子宫下段收缩不良者都应尽早使用球囊填塞,为早期DIC控制出血量争取时间。

徐智策教授

苏州大学

演讲主题:对胎盘内皮障碍机制的革命性挑战——妊高症高血压发病机制研究新发现

妊娠期高血压异常升高是妊娠期高血压综合征的重要特征,但妊娠期血压异常上升的发生机制仍不明确。徐教授及其团队对人、羊、兔、鼠的胎盘和非胎盘血管和组织进行了系统的大量研究分析,认为哺乳动物和人的胎盘内皮与非胎盘血管内皮功能显著不同,其对胎盘血流动力学和血压影响有限。这对妊娠期高血压发病因素与机制有了新的认识,表示未来对妊高征的研究、诊断和治疗工作方面的思路和策略需要调整。

张晓红教授

医院

演讲主题:难治性产后出血的防治策略

产后出血目前仍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难治性产后出血是指经宫缩剂、持续性子宫按摩或按压等保守措施无法止血,需要外科手术、介入治疗甚至切除子宫的严重产后出血。预防产后出血需要注重孕期保健,即控制体重、控制胎儿体重、纠正贫血积极处理第三产程,把握住“病情恶化转折点”,在转折之前控制局面重视液体复苏。产后出血的处理主要依靠止血措施,即宫缩剂、B-Lynch缝合、宫腔填塞、动脉结扎及栓塞和液体复苏,即补液、输血、补充凝血因子。

朱启英教授

新疆医院

演讲主题:产后出血的临床思路和管理策略

产科出血分为产前及产后,严重的产前出血常以终止妊娠为结束,而产后出血则是国内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失血量的正确测量和估计,防治产后出血要注意预防、早期评估、及时适当干预三个关键点,RCOG推荐的产后出血处理需同步操作沟通、复苏、监测与检查、止血。产后出血防治的最终目的是使母体损伤最小化,医生的责任是尽量减少产后出血、尽早发现产后出血、尽快纠正出血休克、尽少产生并发症,杜绝死亡是第一要义。

冯玲教授

华中科技大学同医院

演讲主题:产科引产

在自然临产前通过机械和药物等人工方法诱发子宫收缩,发动产程,辅助胎儿在24-48小时内实现阴道分娩,选择性引产也是处理高危妊娠常用手段之一,增加引产率是降低剖宫产率的一个方法。降低中国剖宫产率,医院工作经验为指导,提出应保证孕期营养和体重管理、定期体检、门诊宣教、加深新产程观念、提高助产技术、VBAC、产时关爱等方法。最后,冯教授讲解了引产的多个方法和药物选择重点与适应症,并分析了国际上目前推荐的引产方法的操作和重点。

王雁玲教授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演讲主题:妊娠适应性调节机制

迄今,对人类胎盘的认识依然是个“黑匣子”,其发育调控机理及其介导的母体妊娠适应性调节机制仍有待阐明,而与之密切相关的妊娠重大疾病的预测、防治和干预也亟待突破。王教授及其团队希望可以通过研究阐释胎盘与母体脏器之间协同适应的妊娠适应性调节机制;基于子痫前期特异标志分子的挖掘,研究HGF/c-Met信号、mTOR信号及多种microRNAs在胎盘发育中的调控作用;以蜕膜NK细胞(dNK)为主,研究母胎界面多细胞互作的分子基础,阐释复发流产和子痫前期的免疫失衡发病机制;发展子痫前期和复发流产等重要妊娠疾病的综合预测和干预策略。

李瑞满教授

医院

演讲主题:胎盘位置异常中期引产相关问题

宫颈成熟度是引产的先要条件,目前促进宫颈成熟主要有机械性和药物性两种。引产中我们经常遇到的问题有疤痕子宫引产、疤痕子宫几种引产方式的比较。最后,李教授讲解了几例医院边缘性前置胎盘状态、完全性前置胎盘状态、胎盘植入为主的胎盘位置异常时引产的相关案例,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

侯红瑛教授

医院

演讲主题:IUGR/FGR的分娩时机和方式

IUGR可分为非匀称型和匀称型,主要由于胎盘或母体因素所致的生长受损、胎儿因素所致的生长受损,其近远期都有显著影响。产科管理对降低胎儿/幼儿并发症有重要意义,应权衡IUGR并发症和早产儿风险决定分娩时机与方式。FGR可分为早发型和晚发型,其诊断和筛查应注重病史采集、体格检查、辅助检查,宫高仍是一个敏感指标。侯教授讲解了各种检查的优劣、注意事项及妊娠期处理的重点。放置前列素或球囊促宫颈成熟2小时内必须密切监测胎儿情况;不常推荐IUGR引产前行OCT;不推荐常规阴道助产或会议侧切。

妊娠期围产医学和手术并发症专场

范玲教授

首都医科医院

演讲主题:羊水栓塞诊治的几个关键点

由于引产方法不当,羊水栓塞发病率日益增高。范玲教授回顾了羊水栓塞高危因素及羊水栓塞的诊断。典型羊水栓塞表现,首先是一个短暂的前驱期,第二个阶段会出现呼吸循环衰竭的一个休克期,然后是出血期,接下来是,很快就会发生一个急性肾衰竭和多脏器的衰竭。范教授认为,临床诊断时要重视无法解释的低血压、DIC与出血量不符合、围分娩期突然的抽搐昏迷以及没有任何主诉的呼吸衰竭、持续性阴道出血等。最后,范玲教授总结了处理羊水栓塞的关键点,要提高诊断敏感性,利用排除法诊断,进行边诊断边治疗。

另外,国家卫计委提出了“维生素A、E水平与儿童呼吸道感染及孕期子痫前期相关性研究”课题,课题由范玲教授牵头,将广东作为北京之后的第二个落脚点。范教授从孕期营养重要性、孕期营养与疾病、孕期营养评价及补充建议对此次课题进行了简单介绍。

郑博仁教授

医院

演讲主题:重新定义绒毛膜羊膜炎,重新思考宫内感染的早期识别

绒毛膜羊膜炎是一个长期困扰临床医生的医学定义。郑博仁教授针对一些可能导致绒毛膜羊膜炎的因素做了一个追踪报道,发现,单纯用孕妇发烧、孕妇白细胞数上升、子宫压痛等因素不能明确孕妇宫内感染。若孕妇发烧合并胎心博过速、子宫颈口脓样分泌物等,才能诊断为3I,若未出现上述任何合并条件,则只是单纯的“孕妇发烧”。那么如何对孕期宫内感染进行预测呢?郑教授团队建立了一套完整的预测系统,希望能够结合大数据,利用机器,运用tripI系统预测胎膜早破可能导致的宫内感染的情况。

李建南教授

台湾大学医学院

演讲主题:子宫疤痕妊娠

疤痕子宫发生率大概为1/-1/左右,严重甚至导致子宫破裂。如何早期发现,进行诊治尤为重要。李建南教授介绍,疤痕子宫主要分为外生性和内生性,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和手术治疗,通过腹腔镜或者开腹手术移除孕囊,具体处理方法应该结合孕妇孕周进行个体化处理。通过病例数据分析,李教授不建议妇产科医生进行盲目的DC,避免发生意外。

孙丽洲教授

医院

演讲主题:妊娠期盆腔血栓栓塞的防治

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危害性都十分高。孙丽洲教授首先给大家普及的动、静脉血栓的区别。年,英国皇家医学院出台了指南,指南指出,妊娠期和产前风险评估应该加强,对有静脉血栓栓塞史的病人进行前瞻性的预防管理,使用低分子肝素预防血栓,至少使用12周以上。孙教授介绍,PE的辅助检查包括心电图及胸片、加压双重超声、肺通气/血流等、肝肾功能、电解质检查等。接下来,孙教授还分别解释VTE风险评估方式以及处理方式,再次强调妊娠期静脉血栓预防最初的治疗应该是低分子肝素,使用剂量应该根据备孕或者孕早期孕妇体重指数进行个体化对待,同时,在使用低分子肝素时,不能交叉使用不同种类的低分子肝素,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对于具有出血风险或者对低分子肝素过敏的患者,禁止使用低分子肝素。

贺晶教授

浙医院

演讲主题:产科重症围手术期管理

PIH主要的致死性并发症包括脑血管意外、DIC、肾功能衰竭、心功能衰竭、胎盘早剥等。贺晶教授认为,子痫前期病人管理的原则是预防子痫发作及PPH,做好抢救新生儿的准备,在术后24-48h管理要重视预防栓塞。贺教授对比了产科因素及非产科因素子宫摘除,产科子宫摘除手术危险性明显大于妇科的子宫摘除。针对凶险型前置胎盘,术中应该充分考虑手术人员的技术素质。子宫切除后早期,判断出血量,如果可能有出血情况,应该进行预判。若是羊水栓塞子宫切除术,应该同时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kn.com/yyzn/117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