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置胎盘是妊娠晚期严重的并发症,其临床表现多样,主要危害是引起产前、产时和产后的大出血以及子宫切除,也是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的研究着重于前置胎盘的产前诊断,包括对前置胎盘的分类方法和是否合并有胎盘植入,治疗方面包括胎盘附着宫腔内不同部位的手术切口选择、合并胎盘植入的特殊处理等,其目的都是为了减少手术中出血和子宫切除,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
妊娠28周后,胎盘附着于子宫下段,甚至胎盘下缘达到或覆盖宫颈内口,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称为前置胎盘,国内报道的的发病率为0.24%~1.57%,国外报道为0.5%[1]。近年来,前次剖宫产后再次妊娠所导致的凶险型前置胎盘的患者呈显著增加趋势,如何更进一步的对前置胎盘及其并发症进行准确的产前诊断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显得尤其重要。
一、前置胎盘的诊断
常用的方法有B型超声和磁共振成像检查。由于超声检查法的无创性、实时性、操作简便、价格低廉等特点,使超声成为前置胎盘产前诊断的首选方法。超声检查的方法有经腹、经阴道、经会阴,以及3种方法的不同组合,经腹部超声检查前置胎盘是目前临床最常用的方法。
(一)超声诊断与前置胎盘的分类
到目前为止,所有前置胎盘的分类都是依据超声图像来进行的。我国妇产科学第7版教材依据胎盘下缘和宫颈内口的关系,将前置胎盘分为3类。完全性前置胎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