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孟超PHOTOGRAPHEDBY张敏
本刊记者
李珊珊发自上海
他是中国肝胆外科关键理论和技术体系的创建者,被誉为“中国肝胆外科之父”。生于年,年考入同济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于肝胆外科工作。从医六十多年来,他用手术刀创造出无数个中国乃至世界的第一,至今仍坚持在肝癌诊疗的一线和手术台上。年,他还曾亲自为结肠癌肝转移的女儿进行了手术切除
周一早上8点半,在办公室见到身着军装的吴孟超,他93岁了,精神很好,眉毛灰白神气。除了门诊日,在其他工作日的上午,若无其他安排,他便会上1-2台手术。据说,几年前,他会在上午给自己安排两三台手术,现在年纪大了,手术缩减到一台。没费太长时间就说服了老人,获准旁观他的手术。跟随他30年的护士长程月娥曾评论说:吴老在手术台上时,最帅。
手术
9点左右,记者们消毒更衣,又由专业医生检查完毕,交代完注意事项,全副武装走进那个写着“手术区”的大门。
老人正很认真地在洗手,泡沫涂到了手肘。净手完毕,接过递来的深蓝绿色的手术服,拎着衣领,往空中一抛,两只胳膊向空中一举,同时穿过袖管。这是外科手术服最标准的穿法,无菌。
9点10分,老人站在了手术台前,台上是个“老”病人,63岁,肝癌,18年前由吴孟超亲自实施过肿瘤切除,目前肿瘤复发,需再次切除。
吴孟超(左三)和医护人员为病人进行肿瘤切除手术,PHOTOGRAPHEDBY张敏
手术室是间空旷的屋子,中间放张狭小的床,床头的醒目处贴着病人的血型AB,两侧各几个踏脚垫,供医生和护士们调整高度用。吴孟超站病人的左侧,方便对位于人体右侧横膈膜下的肝脏进行手术操作。老人没有锻炼身体的习惯,做手术于他,便是日常的运动。
手术室的大墙上有显影灯和手术台上患者的B超影像,影像上边缘光滑的正常肝细胞和边缘模糊的肿瘤细胞的团块之间有条模糊的分界线——肝细胞的排列整齐而均匀,肿瘤细胞则杂乱且质地不均,好的外科医生可以凭手感找到那条分界线,将肿瘤从健康器官上剥离,吴孟超尤擅此道。
9点30分,手术开始20分钟,因不是初次开腹,病人腹腔的粘连程度比预估更严重。腹腔尚未完全打开,有医生在病人腿上开通新的输液通道,以备可能会发生的大出血。9点40分,手术开始30分钟,因粘连过于严重,尚未完全看到肝脏,又确认一遍备血量,毫升。
9点50分,腹腔打开,能听到哧啦的抽吸声,旁边有护士把半空的血袋从加压输血袋里取下,换新。已能看见手术台上病人的肝脏。10点20分,老人低声命令助手,“拉开拉开”,肿瘤被分离出来,两个鸡蛋大小的深红色物体。这过程进行得太快,旁观者甚至来不及绁炵粡鎸囧崡绾跨矑浣撹剳鑲岀梾浼撮珮涔抽吀琛鐥囧拰鍗掍腑鍨冨溇鐫$湢鍜屽ソ鐫$湢鐨勫尯鍒綘鐨勫勾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