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QNX > QNX介绍

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缺芯少魂是中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原标题: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缺芯少魂是中国制造之痛,操作系统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解决芯片短缺的问题应该立足国内,实行车企与ICT企业之间的合作。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宋豆豆南京报道“缺芯少魂一直是中国制造之痛,操作系统是汽车企业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关键,也成为各企业必争的战略要地。”10月11日,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苗圩在全球新能源与智能汽车供应链创新大会表示,“目前车用的操作系统普遍采用的底层内核主要有Android、Linux、QNX,三种操作系统各自有它们的优势,也有各自的不足。面对国际三大系统,国内企业也应该志在必得,国内车用操作系统,像AliOS、斑马、鸿蒙等正在开始起步。”

  苗圩指出,世界汽车工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表现在三个“变”:一是动力系统正在从内燃机驱动向纯电驱动转换。年,全球新能源汽车的销量达到万辆,渗透率提高到4.0%,全球新能源汽车的保有量超过万辆,纯电动汽车占比达到67%。二是整车的控制系统正在从分布式控制向集中控制演进;三是产业分工体系正在由行业自成体系向跨行业的开放合作演进,网状的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正在加速构建。

  此外芯片成为汽车产业发展的关键因素,车规级芯片按照功能划分,可以划分为功能型芯片、功率半导体和传感器芯片三大类。年全球车规级芯片销售额达到亿美元,同比降低1.1%,我国的车规级芯片使用量占全球车规级芯片的30%左右,但国内保障水平不到10%。今年,不少车企如比亚迪、长城,及电子信息企业如华为、安世半导体等,已经开始投资车规级芯片。AI芯片方面,地平线、黑芝麻、四维图新等均有产品在车企应用。“解决芯片短缺的问题应该立足国内,实行车企与ICT企业之间的合作。”

  数据显示,今年1—8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销量已经达到近万辆,渗透率达到10.9%,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苗圩认为,新能源汽车的发展是竞争的上半场,但真正决定胜负的在于以智能网联汽车为标志的下半场竞争。

  针对智能网联汽车的发展,苗圩提出三点建议:第一,在“十四五”时期,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之下,汽车的产业链、供应链需要补短板、强弱项,特别要加大对车规级芯片、车用操作系统、新型的电子电气架构等关键核心技术和产品的技术攻关,加快构建开放共享、协同演进的产业生态。

  第二,面向“双碳”目标要坚持纯电驱动的战略取向不变,加快推动新能源汽车的产业发展,实现智能化、网联化赋能新能源汽车。

  第三,充分发挥我国的优势,坚持单车智能+网联赋能,奋力构建中国标准的智能网联汽车体系,向世界汽车行业提出中国的方案,加快建设汽车强国。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kn.com/fbyy/1376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