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男性患者,74岁,因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入院,双手动作笨拙,双腿僵硬,已经不能站立行走,需要坐轮椅;轻度排尿困难。
查体:双下肢肌力3级左右,上肢肌力4级左右;双侧Hoffmans征阳性,踝阵挛阳性。
术前mJOA评分[1]:上肢2,下肢2,感觉2,括约肌2总分8分(重度)[2、3]。
影像学检查提示:多节段颈椎间盘突出及狭窄,颈髓受压明显。
颈椎X光片显示退行性变明显。
颈椎核磁共振矢状位片提示,多节段狭窄,脊髓形态成串珠样改变;尤其颈3-4突出,脊髓前侧压迫严重
颈椎核磁共振横断位片可见,颈3-4椎间盘突出压迫脊髓前侧
颈椎核磁共振横断位片,可见其余多节段黄韧带肥厚导致椎管狭窄,压迫脊髓
患者颈椎多节段狭窄,尤其颈3-4脊髓前侧压迫严重,有明确的前后联合入路减压的指征。传统的手术方式为——经前路颈3-4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再加后路单开门椎管成型减压术。
为了减少创伤,我们设计了分次的颈椎病Hybrid手术。
第一次手术——经前路颈3-4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经肌肉及血管、内脏间隙入路,符合微创理念);
第二次手术——后路脊柱内镜颈4、5左侧半板切除减压术(7mm切口,避免大范围肌肉剥离)。
第一次手术,全麻下经前路颈3-4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内固定术(年9月)。
术后一个月复查颈椎三维重建CT,可见前路钢板内固定良好
术后一个月,患者可以脱离轮椅,扶单手杖行走,手部灵活性明显改善(年10月)。
----------------------------------------------------------------------------
三个月后,在全麻下行颈椎后路脊柱内镜下颈4、5左侧半椎板解除减压术(年12月)。
手术过程视频剪辑(主要工具——7.5mm脊柱内镜、动力磨钻、镜下椎板咬骨钳)
后路减压术后三位CT重建
距第一次手术后半年,患者可不扶手杖行走,步态稳定性较先前明显好转(年4月初)
术后mJOA评分[1]:上肢3,下肢5,感觉2,括约肌3总分13分(中度)[2、3]。
转发代表欣赏——造福病家,善莫大焉
赞赏代表支持——激励作者,奋勇前行
参考文献:
1JSpinalDisord.;4(3):-95.
2JBoneJointSurgAm.;95(18):-8.
3EurSpineJ.;26(1):78-84.
张德辉转发代表欣赏赞赏代表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