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年成立以来,北斗星通智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下简称:BICV)在智能网联汽车赛道上奋进三年,公司业绩也连跳“三级”。
年~年,BICV分别实现营收4.3亿元、9.8亿元和14.4亿元。“今年,按照目前的发展形势,我们预计销售规模将达到20亿元左右,年有望进一步增至30亿元。”近日,BICV总经理张敬锋在接受盖世汽车采访时表示。
图片来源:北斗星通智联科技(BICV)
BICV业务稳步提升背后,是公司对于行业趋势的精准把握。在BICV看来,汽车智能化变革,集成融合和软硬分离是大势所趋。
所以,早在年BICV就有预见性地提出了“一体两翼”的战略布局,形成“智能座舱及交互产品+智能驾驶及网联产品+软件工程服务”的业务体系,BICV由此成为了国内唯一一个既做北斗融合定位,又做汽车Tier1的双引擎企业。
之后两年,以“一体两翼”作为战略指引,BICV一直在积极赋能整车智能化变革。恰逢这两年北斗大规模应用和智能汽车发展双双提速,紧跟这股风口,BICV也随之迈入了发展快车道,先后与多家国内外主流车企达成了深度合作,业务规模成功跻身本土智能网联汽车Tier1第一阵营。
智能座舱主业稳步推进
在BICV的三大业务中,处于主体地位的智能座舱是最主要的营收来源,也是目前最为成熟的业务板块。
图片来源:北斗星通智联科技(BICV)
而这主要得益于BICV过去几年实施的一系列业务兼并和资源整合,得以快速构建全栈全域的汽车智能座舱研发与制造能力,为公司业务规模化扩张提供重要支撑。
具体来看,针对高通、联发科、杰发、芯驰科技、芯擎科技等主流芯片平台,目前BICV均开发了对应的智能座舱解决方案,并获得车企商业项目定点。
“为什么要同时和这么多的芯片厂合作?因为我们要双线布局,即在保持原有平台高水平开发能力同时,又大力推进国产化平台智能座舱的研发,从而更好地满足不同车企、不同产品线对研发的需求。”张敬锋表示。
其中BICV研发的基于高通平台的智能座舱产品,已经在长安汽车UNI系列车型实现量产。据悉,BICV智能座舱运用了Hypervisor虚拟隔离技术,可在一个硬件平台上运行Android、QNX等多种不同的操作系统,从而实现中控、仪表、语音、DMSIMS、AVM、APA等舱内应用的高度集成,并在业内率先实现了高通平台瞬启,最快2s内即可完成启动。
图片来源:长安欧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