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的大姨妈是哪样的?
正常的大姨妈(月经)是这样的:①周期:上次来大姨妈的第一天到本次来大姨妈的第一天相隔的时间,正常为28±7天,即21~35天。
②经期:2~7天。
③经量:20-60ml。80ml,为月经过多;5ml,为月经过少。
一次经量小于5毫升才是月经过少。5毫升的量具体有多少呢?5ml就是一片日用卫生巾接近湿透的量。也就是说,一次月经,从来到结束,总的月经量少于一片日用卫生巾湿透的量,才是月经过少。对照一下,你确认你的大姨妈是过少了吗?大姨妈是怎么来的?
正常育龄期女性在每一个月经周期的前半期(叫卵泡期或增殖期),卵巢中有一个卵泡发育长大,卵泡分泌雌激素,使子宫内膜增厚;→到月经中期卵泡成熟排出卵子,形成黄体;→在月经后半期(叫黄体期或分泌期),黄体分泌孕激素,使子宫内膜转化为分泌期;→当黄体萎缩,雌孕激素下降,子宫内膜剥脱出血,即形成月经,大姨妈来了。大姨妈少是啥原因?如何诊断?
从上面可以看出,要让大姨妈的周期、经期、经量都正常,至少需要两个条件:①卵巢要有排卵,有周期性的雌孕激素分泌;
②子宫大小正常,内膜完整,无病变。
在医学上,只有有排卵的出血才叫月经。如果没有排卵,就没有孕激素,这时的出血严格来说不能称之为月经,不过我们习惯上还是叫它为月经。子宫内膜分两层:①功能层:为表层,在雌孕激素的作用下每个月发生增殖、分泌、脱落的周期性变化;
②基底层:在底层,在功能层脱落来月经后,再生并修复子宫内膜创面,重新形成功能层。
大姨妈太少的原因:一般来说,要么是卵巢排卵和雌孕激素的问题,要么是子宫内膜的问题。①如果没有卵泡发育,不排卵,卵巢分泌的雌激素水平就低,子宫内膜就薄,月经量就少。②人流等宫腔手术,及盆腔结核或严重的盆腔感染,可以损伤子宫内膜基底层,这时就会影响功能层的增殖。内膜功能层长不起来,月经量就少。如何诊断呢?①先确定是不是月经过少(对照5ml的标准,其实许多人并不少!),同时了解月经周期和经期是否正常。②检查卵巢功能和有无排卵。在月经第2~4天查性激素,同时查甲状腺功能及其它相关检查,判断有无高催乳素血症、高雄激素血症、卵巢储备功能降低,或甲状腺、肾上腺功能异常等疾病。同时采用基础体温测量、排卵试纸、黄体期孕激素检测、B超排卵监测等检查有无排卵。③在月经中后期,即在排卵期或黄体期(分泌期)做B超检查来查看子宫内膜厚度,如果子宫内膜厚度<8mm,甚至更薄,或有宫腔粘连的表现,且有人流或其他宫腔手术史,或有结核病史或严重的盆腔感染史,要考虑子宫内膜损伤。大姨妈少会影响怀孕吗?如何治疗?
①如果没有排卵,肯定不会怀孕。需要促排卵治疗,以及针对病因进行治疗,如:高催乳素血症,用溴隐亭治疗;甲状腺功能减退,给予补充甲状腺素。②有排卵,月经中后期子宫内膜厚度>0.8cm,一般不会影响怀孕,不需要治疗。③有排卵,但月经中后期子宫内膜厚度<8mm,或有宫腔粘连,会影响怀孕。使用雌激素促进内膜生长;如有宫腔粘连,可在宫腔镜下行粘连分离术,同时使用雌激素增长子宫内膜。没有生育要求的女性大姨妈过少,如何治疗?①没有排卵的,定期补充孕激素即可。前面说了,没有排卵就没有孕激素产生,子宫内膜长期在雌激素的作用下会出现不规则出血或子宫内膜病变,所以要定期补充孕激素保护子宫内膜,而且在补充孕激素后,不少患者的月经量会有所增多。②有排卵,子宫内膜厚度>0.8cm,不需要治疗。③有排卵,子宫内膜厚度<8mm,或有宫腔粘连但无腹痛等症状,可以不治疗,观察即可。▼
“医速递大众版”一个涵盖了妇、产、儿领域,女性一生各个时期,以及宝妈从怀孕到宝宝出生生长发育整个周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