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腹腔粘连 > 治疗方法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为透明细胞癌一例

专业治疗白癜风医院 http://www.bdfyy999.com/index.html

作者:高一、崔峥

作者单位:医院超声介入科

==========================

患者,女性,43岁。因“发现腹壁肿块3月”入院。查体:右下腹可扪及大小约11*5cm肿物,质韧,活动度差,无明显压痛,墨菲氏症(-)。手术史:5年前行甲状腺手术;19年前行剖腹产手术;婚育史:已婚已育。用药史:3月前应用药物,诺雷德,药物性停经3月。

年9月9日

超声所见:腹壁所指肿块处切口深部肌层可见一低回声,大小约67mm×34mm×38m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可见小片状无回声,CDFI边缘似见点状血流信号。其上方及下方脂肪层分别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区,范围分别约18mm×14mm,13mm×10m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超声提示:腹壁软组织层低回声,子宫内膜异位?

年11月21日

超声所见:下腹壁切口所指肿块处皮下软组织层内见一混合性回声,大小约84mmx38mmx38mm,未见包膜,边界欠清,形态欠规则,内回声分布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无回声区,透声欠佳,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超声提示:下腹壁切口所指肿块区皮下异常回声,子宫内膜异位可能。

年12月10日

超声所见:下腹壁所指肿块处肌层可见一低回声,大小约99mm×43mm×56m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呈分叶状,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及周边可见片状无回声,CDFI其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该占位上方及下方脂肪层分别见一不规则低回声区,范围分别约12mm×7mm,12mm×8m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CDFI其内未见明显血流信号。双侧髂血管旁见数个结节状回声,右侧较大者11×8mm,左侧较大者20×10mm,边界清,形态规则,内部未见淋巴门回声。超声提示:下腹壁肌层占位;双侧髂血管旁淋巴结肿大;建议穿刺活检。

1、右侧腹直肌近中线旁条块状软组织异常信号影,FDG代谢异常增高,考虑恶性肿瘤病变;双侧髂外及左侧髂总血管周围多发淋巴结转移。2、子宫壁信号不均匀,子宫内膜边缘欠光整,结合带显示不清,FDG代谢未见异常,建议妇科宫腔镜检查明确病变性质;子宫左后壁肌瘤可能大。

超声引导下腹壁占位穿刺活检:(年12月11日)下腹壁所指肿块处肌层可见一低回声,大小约99mm×43mm×56mm,形态不规则,边界清,内回声不均匀,其内及周边可见片状无回声,CDFI其内可见分支状血流信号。患者取平卧位,局部利多卡因麻醉,超声引导下,穿刺针进入异常回声内,取条状白色组织三根,术后患者无特殊不适。穿刺病理:结合形态及免疫组化结果,符合透明细胞癌。建议查找女性生殖系统。

手术记录(年12月20日):术中见右侧腹直肌下段、腹膜间见大小约10*5*5cm肿块,与腹直肌粘连紧密不易分离,双侧髂血管、腹膜后周围见多发肿大、融合淋巴结,子宫及双附件未见明显肿物,腹腔未见明显渗液。探查如上所述,决定行腹壁肿瘤切除+子宫双附件切除+盆腔淋巴结清扫+腹壁修补术。术中送淋巴结冰冻切片提示:淋巴结见癌转移(5/5)。

病理:“腹壁”透明细胞癌,合并子宫内膜异位症,脉管内见癌栓;神经未见癌侵犯;子宫平滑肌瘤;子宫腺肌症;增生期宫内膜;“左右卵巢”符合年龄性改变,伴滤泡囊肿;“左输卵管”慢性炎;“右输卵管”慢性炎,合并系膜副中肾管囊肿;送检“左盆腔”淋巴结(19/19)、“左髂外”淋巴结(1/2)、“骶前”淋巴结(6/7)、“左闭孔”淋巴结(2/2)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2/5)见癌转移;另见小块脂肪组织内检出淋巴结27枚,其中(14/27)见癌转移。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继发于剖宫产术、卵巢巧克力囊肿剥除术及其他妇科手术,主要表现为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生长,是常见的妇科疾病。子宫内膜异位症虽为良性疾病,却具有与恶性疾病相似的生物学行为,如复发与恶变,恶变率约为1%。内异症的恶变主要发生在卵巢,卵巢外异位子宫内膜恶变的发生率不详,尤其腹壁内异症恶变极少,粗略估计其发生率不足0.3-1%。内异症恶变的病例可追溯到年,由Sampson报道,也是由其提出异位内膜种植学说。从此引起了临床工作者对此类疾病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kn.com/zlff/128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