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科为一名胃间质瘤的中老年患者行腹腔镜胃间质瘤+腹腔广泛粘连松解书,术后患者恢复良好,现报告如下:
患者陈XX,男,64岁,主因“持续性腹痛伴停止排气排便10小时”急诊入院,8年前因外伤在外院行“左髂骨骨折内固定+脾切除术”,术后恢复良好;5年来因“粘连性肠梗阻”五次在我院住院保守治疗;患“高血压”3年,血压控制可;入院后积极完善相关检查,腹部CT提示“肠梗阻,胃占位?副脾?”予积极对症治疗,梗阻症状缓解,复查上腹部增强CT提示“胃后壁肿块,考虑间质瘤可能大”,与患者及家属充分沟通,患者及家属同意进一步手术治疗;
科内术前讨论,胃占位性病变,间质瘤可能性大,有手术指征,患者既往有外伤史、手术史,脾切除后降低了术中脾脏损伤的风险,但腹腔不同程度存在粘连,且患者5年来患“粘连性肠梗阻”6次,结合腹部CT影像,原手术切口下方肠管粘连成角,是梗阻根本原因,手术需同时松解粘连,患者胃占位瘤体较小,且位于胃底后壁,开腹手术显露困难,如同时行粘连松解,切口大,创伤大,恢复慢,造成新的粘连和梗阻的可能性大,在向患者及家属讲明病情后,患者及家属选择微创治疗;完成术前准备后取脐下切口行腹腔镜探查,避开原手术切口瘢痕,避免穿刺损伤,探查显示切口下方粘连广泛,切口瘢痕右侧:
先从右侧初步分离粘连……
“云深不知处”……
绕过切口瘢痕粘连,至左侧:
再次尝试松解粘连……
再更换至右侧……
拨云见日,总算能看到前方了……
调整路线,切开大网膜,进网膜囊……
扩大窗口,豁然开朗……
“庐山”真面目……
游离胃大弯……
天窗开了……
继续松解左侧粘连,方便左侧操作……
左侧打操作孔……
向上游离胃底……
胃底瘢痕粘连致密,如果损伤可能就是胃大切了——此路不通……
更改突破点,从瘤体下方进入……
意外出血……
冷静,先控制出血……
超声刀止血无果,电凝止血……
再次遇到瘢痕,更换思路,切开胰腺上缘……
进入胃背系膜后间隙……
跟膈下打通,终于见到了“光明”……
上“神器”,继续游离……
剩一点了,但也是最难“啃”的,即使损伤也可以跟瘤体一起闭合,大胆前进,攻坚克难……
至此,瘤体、胃底游离完毕,大功告成?——还有那么多粘连呢,胃体粘连,胃底不能翻转,切割闭合器下不去……继续游离胃大弯……
九牛二虎之力呀……可算是可以下标本了,第一枪终于打响了……
第二枪……
咦?还有一点……第三枪……
事不过三,三枪终于下来了,检查闭合线……
止血……
瘤体完整……
嗯,大部分工作貌似做完了,原手术切口瘢痕下方还有部分肠管没松解呢,可是腔镜器械够不到了,咋办?重新打孔松解?哦,不用,反正要开辅助切口取标本,那就在这个地方开口吧,取标本同时松解粘连……
手术历时分钟,克服重重困难,终于结束……
术后病理回报跟术前诊断一致,患者恢复顺利,无并发症。
总结:1、术前积极准备,改善患者营养状况,多方位检查,充分了解病情,科室积极讨论,准确评估手术难度,定位团队的技术能力,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2、术中精细操作,避免副损伤,精细操作是术后避免并发症的前提,做一台手术,出一个精品;3、手术基本功很重要,“你永远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个会先来”……临危不乱,精准控制,手、眼、心的协调是一个始终的话题;4、没有两片树叶是相同的,术前准备再多的方案,模拟一万次,术中也还是可能会遇到问题,换一个角度去思考,去突破也许是个不错的选择,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5、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和家属的预期,让患者及家属了解患者的病情、手术难度、术中、术后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和应对措施以及疾病的转归,充分的信任是治愈疾病的必要条件;6、手术结束了记得复盘,总结,不管手术简单还是复杂,一定有可吸取的经验和教训……7、每一个患者都是我们的老师,不管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他们用身体教会了我们很多书上学不到的东西;8、复杂手术的完成离不开团队,团队的建设很重要,引用进修时老师的一句话:“手术结束了记得请兄弟们喝酒……”;感谢团队!感谢患者!感谢平台!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