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QNX > QNX功能

黑芝麻智能战略发布会从自动驾驶到跨域计算

4月7日在武汉,黑芝麻智能的生态合作伙伴大会场外,黑芝麻智能CMO杨宇欣对AutoLab表示,“今天现场,应该大半个中国智能驾驶圈的人都来了。”

原定人的会场,被挤得满满当当。因为疫情被压抑许久的情绪,好像在这一刻爆发了,大家的热情所指,焦点所向,自然是当天的重头戏,黑芝麻智能的新产品。

过去几年来,基于国内智能驾驶发展黑芝麻智能已发布华山系列自动驾驶芯片、山海人工智能开发平台、瀚海自动驾驶中间件平台。

并成为国内首家集齐了功能安全专家认证、功能安全流程认证、产品符合性、车规软件认证的自动驾驶芯片公司。

而这次的黑芝麻智能战略发布暨生态合作伙伴大会,黑芝麻智能再次发布全新产品线——武当系列智能汽车跨域计算平台及其首款芯片C。

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

开源节流,武当系列智能汽车跨域计算平台

C使用车规级7纳米工艺,这是目前车规级芯片最先进的量产制程,同时有目前性能最强的ARMA78AE+G78AE车规级CPU+GPU架构。

随着C发布,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也宣布,黑芝麻智能从“自动驾驶计算芯片的引领者”升级为“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的引领者”。

作为面向跨域计算场景的芯片,武当C芯片平台,能够完美覆盖座舱、智驾等智能汽车内部多个不同域的需求,具有多域融合的能力。

黑芝麻智能武当系列C智能汽车跨域计算芯片平台

其实多域融合,或者说是舱驾一体也正是如今智能驾驶赛道的新方向。

如同行泊一体是智驾发展的必然产物,未来随着智能化底层系统算法的泛化性,随着整车汽车电子电气架构的升级和不同功能域之间的跨域融合。

在全集成式的智能汽车中央计算架构出现之前,座舱域和智能驾驶域也会先一步进行跨域融合,形成舱驾一体域控制器。

比如目前集度的ROBO-01,号称采用了自研的舱驾融合技术,而英伟达去年也推出Thor雷神芯片,一个基于Thor芯片的系统即可以完成车上所有计算需求。

利用能力更强的芯片集中控制,将会带来更高效率,而黑芝麻智能认为:“一颗能满足智能车需要的计算芯片,首先要有一个高效且安全可靠的,用于承载这些不同算力的数据底座。”

黑芝麻智能产品副总裁丁丁介绍新产品线“武当”

而智能汽车的计算需求主要有7大算力类型:通用CPU、AI神经网络处理、图像渲染、专用的CV计算、音频音效处理以及高效安全的实时性算力。

为此,黑芝麻智能自研了ESDE架构,一方面安全地隔离不同功能安全等级要求的算力组合;另一方面,低时延处理并传输大流量数据,以充分利用算力,让算力规格不只是摆设。

在专访环节,黑芝麻智能创始人兼CEO单记章谈到C的细节表示:C是国内首个采用arm最新车规级高性能CPUA78AE的芯片产品,主打跨域融合计算,CPU性能为KDMIPS,高于主打座舱功能高通的KDMIPS,神经网络算力保证我们的BEV的算法可以顺畅运行,所以我们最后产品出来性能不错,性价比非常高。

武当跨域计算平台现场展示

作为一款拥有极致性价比的计算平台,C单颗芯片能满足包括CMS(电子后视镜)系统、行泊一体、整车计算、信息娱乐系统、智能大灯、舱内感知系统等跨域计算场景。

目前准确的市场定位是在L2+级别这个覆盖范围最广的市场,而性价比会是关键竞争要素,也是目前黑芝麻智能在定义产品的一个思路。

即在确保芯片的算力、功耗和成本能够达到最好的平衡的同时,遵循最高车规要求,为客户提供高可靠性、高功能安全和高信息安全三高安全保障的芯片产品和技术。

但如果说以极致性价比为车企提供跨域融合计算方案是“节流”,那C更多的意义还在于“开源”。

C上实现了硬隔离独立计算子系统,独立渲染,独立显示,可以灵活应用于自动驾驶、HUD抬头显示等需要独立系统的计算场景。

昨日现场,黑芝麻智能产品副总裁丁丁也揭晓了C原型机,并展示了基于C的单芯片应用体验,而重点还在于除了单一计算芯片,黑芝麻智能还将提供相应的软件SDK,以助力客户快速开发。

而C预计在今年年内提供样片,未来联合车厂、Tier1、软硬件战略级合作伙伴,黑芝麻智能也将继续打造基于C的标杆产品。

众木成林,华山开发者计划

除武当系列智能汽车跨域计算平台,在自动驾驶芯片—华山系列A芯片基础上,昨日黑芝麻智能还发布“华山开发者计划”。

黑芝麻智能联合创始人刘卫红和生态合作伙伴一起亮相

作为国内最早基于自研车规级核心IP开发的自动驾驶高性能芯片—华山二号A在年发布,单颗芯片算力58-TOPS,今年量产上车。

在当下的L2级向L3级发展过程中,行泊一体会是必经阶段和基础体验,把行车和泊车从两套系统整合为一套,会给予消费者在多个不同场景之间无缝衔接的升级体验,但也考验着整个系统的功能和性能的融合性。

而华山二号A正是首个将量产的符合车规、单芯片支持行泊一体域控制器的国产芯片平台。

只不过在当下颇“卷”的国内智能汽车赛道上,性价比是一个关键要素,而黑芝麻智能给出的答案是“支持10V(摄像头)NOA功能的行泊一体域控制器BOM成本控制在元人民币以内”。

根据高工智能汽车数据,去年乘用车行业L2级及以上渗透率为29.4%,而黑芝麻智能的预测,是到年,L2到L3级别自动驾驶的渗透率将会超过70%。

可以说未来3-5年,L2+高阶辅助驾驶会将作为智能车辆标配持续占领市场,单纯智驾领域黑芝麻智能的低成本方案会也具备极大竞争力。

而具体到基于华山二号A芯片,开发的边缘计算AI模组华山SOM,和推出的针对生态合作伙伴的核心板开发者计划,其核心是提供SOM产品和配套的开发者套件,希望以此赋能相关行业。

生态伙伴代表,中汽创智智能驾驶CTO张振林在大会上分享

另外华山开发者计划除核心SOC外,还包括内存、电源管理和高速接口等,可以配合不同规格的底板,满足不同高要求应用场景的需求,安全性能稳定。

比如,对于所有开发者套件客户或基于华山SOM开展项目合作的客户,黑芝麻智能均会提供完整的核心板及参考底板的硬件设计方案。

此外,通过黑芝麻智能不断开发和完善“瀚海”中间件平台,华山SOM还便于客户进行上层应用的开发。目前主要提供包括X86端、SOC端和MCU端在内的SDK,客户可以基于自身的应用场景选择相应中间件。

总的来说,“开放”和“便捷开发”是华山开发者计划的关键词。

生态合作伙伴,黑莓QNX大中华区首席代表董渊文在大会上做分享

另外,边缘计算场景离不开算法的支持,作为华山二号A芯片的衍生产品,华山SOM也天然支持黑芝麻智能的“山海”AI人工智能开发平台。

实际上从去年四季度开始,华山SOM样片也已提供给一批意向客户,在应用领域实现了从0到1的突破。

新角色,智能汽车计算芯片的引领者

如今汽车产业,新能源与智能驾驶是最受


转载请注明:http://www.wodkn.com/zlff/13457.html